“我们会一直在,直到把所有村民安全送回家”

发布日期:2025-08-21 19:11    点击次数:82


“我们会一直在,直到把所有村民安全送回家。”8月5日下午,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转移安置点内,区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、党总支书记胡艳春一边查看晚餐准备情况,一边向记者说道。此时,1200余份餐食已整齐摆放在每个村的餐桌上,等待着村民有序用餐。

强降雨以来,琉璃庙镇部分村民因家园受灾转移至安置点。区总工会党组迅速响应、连夜动员,以“党建+志愿服务”为抓手,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安置保障、心理疏导、物资调配等工作。作为区总工会支援安置工作的负责人,胡艳春第一时间带领团队扎根一线,从后勤保障到身心关怀,用“绣花功夫”织密群众安全网。

摸着石头闯出安置新经验

下午4:30,正是安置点非常热闹的时段。胡艳春穿梭在人群中,目光紧盯着各村的就餐区——这里曾是让她“头疼”的环节。“一开始按村分组贴标签,但村民对位置不熟,容易挤成一团。”她回忆道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团队迅速调整策略,邀请各村村干部站在对应标签前引导。村民一进门就能看到熟悉的“当家人”,不到一分钟就能找到座位。这一经验很快被推广至其他安置点,成为高效组织大规模安置的“实用指南”。

全方位守护群众需求

“安置不是简单的‘管吃管住’,更要让村民心里踏实。”胡艳春介绍,区总工会在保障每日三餐热食的基础上,同步启动“身心双护”计划。一方面,组织志愿者开设“安置点文娱课堂”,每天固定时段带领村民练习八段锦、下象棋、跳广场舞、放电影,既活动筋骨,又让大家凑在一起唠唠嗑,愁绪也缓解了;另一方面,心理咨询师也通过团体活动、游戏、心理辅导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。当得知许多村民最挂心的莫过于孩子照料问题,胡艳春立即牵头组织志愿者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服务,带领孩子们做游戏、画画等。

胡艳春更带头上门与村民谈心:“刚开始大家有顾虑,我们就搬个小马扎坐旁边,慢慢聊家常、听诉求,把‘服务’变成‘交心’。”

坚守是最深情的承诺

随着救灾工作推进,琉璃庙镇首批转移村民已于8月5日下午有序返回家园。目前,仍有部分村民因房屋修缮等原因留在安置点。胡艳春说:“我们的任务还没结束,团队将继续优化餐食搭配、丰富文娱活动,针对老人、儿童等重点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。只要村民没全部回家,我们就一直在。”

暮色渐浓,安置点的灯光次第亮起。胡艳春的身影再次融入忙碌的人群中——她时而帮老人端餐,时而与孩子互动,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:群众受困时,我们就是“家人”;群众回家时,我们就是“守路人”。

【转载请注明来源:北京怀柔公众号】

记 者:狄玮钰

编 辑:匡智臻




Powered by 大发快3有多假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